延边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汪清四中

>学校首页>党建之窗>红石榴专题>内容详情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

发布时间: 2024-06-21 15:55 发布单位: 汪清县汪清第四中学 浏览量: 566 【公开】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来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术复兴的内生动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辽阔,这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斗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技术运营支持:武汉天喻 | 吉林巨龙  客户服务热线:4001801818
COPYRIGHT (C) 2017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电化教育馆 .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