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汪清四中

>学校首页>党建之窗>红石榴专题>内容详情

延边州创建 100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师范学校参考手册(一)

发布时间: 2024-07-10 14:09 发布单位: 汪清县汪清第四中学 浏览量: 576 【公开】

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1.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什么?

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

2.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什么?

答:概括起来就是“12个必须”: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团结旗帜;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十一是必须紧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12个必须”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3,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必须把推动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爱国主义一团结统、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核心是爱国主义。

5.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哪两种力量?

答:推动民族工作主要依靠两种力量种是物质力量种是精神力量。在物质力量方面主要是用好发展这把钥匙精神力量方面主要是用好思想教育这把钥匙。

6.新时代做好的民族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什么

答: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民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蒙家园,高举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怎样形容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

答: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间的关系。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有我,我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UI体离不开多完,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

8.为什么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答: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各民族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走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9.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

答: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

10. “六个相互”是什么?

11. 答: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11.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什么关系?

答: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12.“两个大局”是什么?

答: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3.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各民族是一荣俱荣、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14.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什么?

答:加强中华民族大困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技术运营支持:武汉天喻 | 吉林巨龙  客户服务热线:4001801818
COPYRIGHT (C) 2017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电化教育馆 .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